鵝口瘡的原因與預防


小姨子的同事的男寶寶,一個多月大,最近食慾變差,煩躁不安,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

有帶去給醫生看,發現這位小弟弟的舌頭、上顎、口腔內側,有許多白色的斑塊

醫師說,這是鵝口瘡

小姨子就問我這麼姨丈囉,甚麼是鵝口瘡,該怎麼辦阿

鵝口瘡~好發於新生兒和34個月大以內嬰兒

出現鵝口瘡,要做好個人衛生,並勤幫寶寶做口腔清潔

若影響到食慾、活力,應就醫接受治療



鵝口瘡是甚麼?   好發於小嬰兒、免疫缺乏病人



其實,小姨子不用擔心,鵝口瘡在嬰幼兒很常見

尤其出生滿月以前,34個月的嬰兒也容易出現,

這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主食是奶水,同時他們的口腔是潮濕溫暖的環境

加上還沒吞下去的奶渣,這是白色念珠菌最喜歡的環境

因此,這個年紀的孩子,最容易被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鵝口瘡

隨著年紀增加,抵抗力越來越好,發生率會逐漸下降

除了嬰兒之外,早產兒,氣喘的小朋友,免疫功能不全的成人患者

因為常使用抗生素,類固醇或其他藥物,也較容易得到鵝口瘡

家長如何區分鵝口瘡與奶渣?



小姨子又問姨丈,可是同事的男寶嘴巴白白的,看起來像奶渣阿~~

為什麼醫師說是鵝口瘡,不是奶渣哩

姨丈回答,先前有提到,鵝口瘡是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

而什麼是白色念珠菌呢?它是很常見的黴菌,從嬰兒時期即存在體內

包括皮膚,胃腸道,口腔等地方,會和身體形成一個平衡,平常都是和平相處

然而當身體的免疫力下降時,或是因為藥物等原因照成不平衡時就會造成他的生長

白色念珠菌喜愛攝氏溫暖又潮濕的環境,嬰兒兒的口腔很適合白色念珠菌生存

加上小嬰兒喝完奶,嘴巴裡頭的奶渣提供白色念珠菌足夠的營養

是生長的最佳溫床,這就是醫師特別叮嚀家長餵完奶要清潔口腔的原因

鵝口瘡多出現在舌頭、上顎、口腔內側,跟奶渣很像,到底要怎麼區分?

只要用壓舌棒輕輕一刮,奶渣很容易被刮除

但是鵝口瘡就不容易清除,假如太用力刮或摳

可能造成出血,進而加重疼痛感


鵝口瘡的症狀:疼痛造成食慾、活力變差 

小姨子又問我,那鵝口瘡會怎樣,不就是白白的嘴巴嗎~~

姨丈回答小姨子,寶寶有鵝口瘡,家長照顧過程會發現跟它的同事一樣

孩子食慾變差,奶量變少,以及因疼痛造成不舒服、哭鬧、煩躁不安

嚴重時如果整個口腔都有,可能拒絕進食

狀況比較嚴重的小寶寶,檢查會發現除了口腔之外,可能連食道都有

不過很少有這麼嚴重的案例,假如有,必須懷疑是否免疫功能出現問題



爸爸媽媽照顧嬰幼兒過程,最需要注意的是食慾、活力狀況

兩者都出現異常就應該就醫

輕微的鵝口瘡即使不處理,大約一兩個月會自然消失

通常打預防針時,醫師會檢查並告知家長寶寶有鵝口瘡,爸爸媽媽會特別注意

如果狀況完全沒改善,食慾也變差,多會積極就醫進行治療

也有些家長採取不處置,隨著寶寶抵抗力變好,鵝口瘡自然會痊癒


延伸閱讀: 鵝口瘡的治療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技術提供:Blogger.